常见问答
医院污水处理的5大禁忌,你踩坑了吗?
来源: 时间:2025-09-14
“医院污水含病毒浓度是生活污水的100倍!”医院污水因高传染性、一旦处理不当,不仅会污染环境、传播疾病,更可能引发法律风险与声誉危机。然而,许多医疗机构在污水处理中仍存在认知盲区与操作误区。为您揭秘5大禁忌,助你守住安全红线!

花瓣素材_图为,穿着防护服的科学家们在工厂的实验室里检查口罩制造机器。反病毒生产仓库。安全和预防新冠肺炎的概念_174379626

禁忌1:混淆污水类型,用“一刀切”工艺
将感染科、手术室、实验室等高风险污水与普通生活污水混接处理,仅采用“格栅+消毒”简单工艺。按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466-2005),将污水分为传染病、非传染病、特殊污水(如含重金属、放射性)三类;高风险污水需经“预消毒+水解酸化+生物接触氧化+深度过滤+二氧化氯消毒”多级处理,确保病毒去除率≥99.99%。
禁忌2:消毒剂滥用,反而催生“超级细菌”
医院污水为追求“快速达标”,盲目加大氯制剂投加量,或长期使用单一消毒方式。根据污水流量、COD浓度动态调整消毒剂用量,余氯浓度需保持在6.5-10mg/L(接触时间≥1.5小时);采用“臭氧+紫外线+二氧化氯”联用技术,破坏细菌DNA与细胞壁,避免单一消毒剂引发的耐药性问题。
禁忌3:忽视污泥处置,二次污染风险高

医院污水将生化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直接填埋或堆放,未进行无害化处理。通过优化污泥回流系统(如宏利圣得设备的污泥龄控制技术),将剩余污泥产量减少20%-30%;采用“石灰稳定+高温堆肥”工艺,使污泥中寄生虫卵死亡率≥95%,粪大肠菌群数≤100个/kg。

污水处理设备

禁忌4:医院污水设备选型“贪便宜”,后期运维成本翻倍
为节省初期投资,选择低质低价设备,忽视材质耐腐蚀性、自动化程度等关键指标。材质优先选择304不锈钢材质,耐酸碱腐蚀,使用寿命≥15年;智能运维配备物联网监测系统,实时追踪COD、氨氮、余氯等指标,减少人工巡检成本。
禁忌5:法规更新滞后,面临“合规性陷阱”
仍沿用2005版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,未关注“双碳”目标下的新要求(如碳减排、中水回用)。关注生态环境部、卫健委最新文件,如《关于推进医疗机构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》;采用低碳化工艺(如宏利圣得设备的低能耗曝气技术,吨水电耗仅0.25kW·h),同步实现中水回用率≥60%(用于冲厕、绿化、冷却塔补水)。

1

医院污水治理是生命防线,更是法律红线。从分类收集到智能运维,从无害化处置到资源化利用,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公共安全与可持续发展。

相关资讯